詳細介紹:
嘉市博愛陸橋段配合鐵高施工原定9月30日因教師節連假疏運,順延至10月1日(夜間9時至翌日6時)全線封閉114.09.30.
(記者張家驤/嘉義市報導)為配合交通部鐵道局中部工程分局鐵路高架化計畫之施工需要,博愛陸橋鐵道局原定9/30(二)夜間因臺鐵教師節連假疏運致工地介面協調不及順延一天至10/1(三)夜間(21時至翌日6時)全線封閉,進行辦理橋梁底腹板混凝土澆置作業。
市府交通處表示,博愛陸橋為配合本市區鐵路高架化施工需要,已採全時段限高與部分期間實施夜間封閉交維措施:
限高4.5公尺措施:自114/6/23起至鐵路高架完工通車及舊陸橋拆除為止,這段期間超過限高4.5公尺之大型車輛請配合交通標誌及交維牌面指引提早改行鄰近之嘉雄陸橋或林森西路等替代路線通行。
夜間封閉陸橋措施:本次階段性跨越博愛陸橋施工,將於10/1(三)夜間9時至翌日6時全線封閉陸橋,用路人請遵守現場義警交人員指揮及相關交通導引牌行駛,並請該時段往返該陸橋之駕駛人提早改行鄰近之北興陸橋、嘉雄陸橋或林森西路等替代路線通行。
市府交通處再次提醒用路人,為維護施工人員工安,是項工程易受天候影響,鐵道局會視狀況調整進場時程,並提前告知本府提醒用路人知悉與配合,鐵路高架化施工過程不可避免造成市民朋友不便之處,敬請體諒,並繼續支持嘉義市重大交通建設。(圖文/嘉義市府交通處交通工程科)
更多商品
嘉義市監理站114年10月份高齡駕照換照服務,讓長輩更安心上路。
嘉義市監理站114年10月份高齡駕照換照服務,讓長輩更安心上路。114.09.29. (記者張家驤/嘉義市報導)注意囉!收到高齡駕駛執照換照通知,務必要處理;高齡駕駛換照是以「實際年齡」來計算,分別在75歲、78歲、81歲(以此類推),需前往監理站完成換照手續,以免駕照過期或註銷受罰喔! 嘉義市監理站為關懷高齡駕駛人用路安全,每月定期與轄區衛生所跨機關合作,提供75歲以上高齡駕駛人體檢及認知功能測驗之換駕照服務。只要當月年滿75歲,或者是75歲以上的高齡駕駛人,收到通知單或接到電話通知,都可以前往辦理駕照換發。年滿75歲高齡駕駛人如未於期限內完成換照,且遭違規記點或吊扣駕照處分者,請於通知後三個月內完成換照,未完成換照將依規定公告註銷駕駛執照。 若民眾已經沒有騎車或開車需求,也可以至現場辦理駕照繳回或透過監理服務網辦理駕照註銷(網址:https://www.mvdis.gov.tw/m3-emv-drv/driver/driverLicenseCancellation)。 請要換照的高齡駕駛人,檢查時攜帶駕照正本、身分證正本、最近兩年內同1組的1吋照片4張及相關費用(體檢費用依各檢測單位收費標準收費,本站認知功能測驗費用為200元、換發駕駛駕照規費每張50元)後於當日到場辦理。如有違規罰鍰未結案者,請先行繳清;如不再駕駛車輛,可辦理駕照繳回註銷,親自辦理或委託家人代辦皆可(委託家人代辦,除本人身分證外,請另檢附代辦人身分證)。相關活動資訊,時間及地點如下,請大家把握機會就近辦理: 114年10月27日(星期一):嘉義縣溪口鄉衛生所,下午14時至16時。 114年10月31日(星期五):嘉義縣大林鎮衛生所,下午14時至16時。 高齡鄉親可利用時間預先至就近衛生所、公立醫院或代辦所辦理身體檢查縮短辦理時間,體檢單位(體檢費用依各檢測單位收費標準收費)如下:嘉義市東區衛生所、嘉義縣中埔鄉衛生所、嘉義縣竹崎鄉衛生所、嘉義縣阿里山鄉衛生所;嘉義市信合美診所、王國哲診所、安心醫院、聖馬爾定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嘉義榮民總醫院等單位。(圖文/嘉義市監理站)嘉市搜救隊完成花蓮救災任務 黃敏惠市長慰勉讚許「是充滿愛與專業的超人」!
嘉市搜救隊完成花蓮救災任務 黃敏惠市長慰勉讚許「是充滿愛與專業的超人」!114.09.29. (記者張家驤/嘉義市報導)花蓮縣光復鄉在樺加沙颱風中受到重創,為協助花蓮搜救、清運家園等任務,嘉義市長黃敏惠責成市府各局處盤點救災人力、物力及資源,由環保局與消防局組成救援隊於9月26日一早奔赴花蓮,投入第一線災害搶救任務。今(29)日,嘉義市救援隊完成階段性任務,返抵嘉義市,黃敏惠市長偕同秘書長陳永豐,及環保局長蕭令宜、消防局長郭立昌迎接救援隊伍,感謝他們以專業為花蓮送去溫暖,是「充滿愛與專業的超人」,也盼花蓮鄉親能平安,能在各界力量支持下,早日恢復日常。 黃敏惠市長在救援隊伍出發後,始終心繫人員平安,一路叮囑隊員要注意自身安全。聽聞救援隊平安完成階段性任務回到嘉義市,黃敏惠市長不僅提前抵達消防局東區分隊,迎接辛苦歸來的搜救英雄,亦走訪附近廟宇,為花蓮祈福並感謝上天護佑救援隊伍平安歸來。 黃敏惠市長表示,花蓮在此次風災中受到重創,全體國民都感到擔憂與不捨。嘉義市不久前歷經丹娜絲風災,對花蓮人民此刻的心情感同深受,因此市府團隊跨局處,盡速盤點救災人力、物力及資源後,出動22名人員、4輛消防車輛與2架救災無人機,並由環保局支援2台山貓、2台卡車、1台高壓沖洗車與1台溝泥車及1台工作車等工程機具,協助災後搶救等工作。感謝嘉義市救援隊不畏艱險,挺進災情最為嚴峻的佛祖街、武昌街等地,展現高度專業與使命感,與全國救災力量並肩合作,守護生命安全,值得全體市民驕傲。 黃敏惠市長分享,過程中有許多居住在花蓮的朋友特別打電話與她分享,「看到嘉義市的人員來翻越半個台灣趕來,感動得眼淚要掉下來」。過程中,更看到花蓮當地的孩子們帶著純真笑容為所有嘉義市救援隊「按讚」,讓她為嘉義市救援隊展現專業感到驕傲,救援團隊發揮安定人心力量,「是充滿愛與專業的超人」。 黃敏惠市長在今日也一一握手,向所有救災人員不惜犧牲連假,趕赴花蓮第一線表達謝意,並準備加菜金,叮嚀所有人員回家好盡早休息,對所有人員辛勞致上敬意。(圖文/嘉義市府環保局、消防局、觀光新聞處)《再生進行市》嘉義舊監宿舍群9月20~21日熱鬧登場 黃敏惠市長出題帶大小朋友認識永續與古蹟保存
《再生進行市》嘉義舊監宿舍群9月20~21日熱鬧登場 黃敏惠市長出題帶大小朋友認識永續與古蹟保存 114.09.20. (記者張家驤/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與文化局 9 月 20 日及 21 日在嘉義市維新路舊監獄宿舍群攜手合辦「再生進行市」,以「舊木再利用」與「循環選物」為核心,集結多家在地攤商與永續品牌,共同推廣資源循環與綠色生活。活動吸引家庭眾多親子同遊,今(20)日黃敏惠市長出席活動,透過結合永續與文化保存議題的益智問答,在輕鬆氛圍中與大小朋友更加深刻了解永續與歷史,將永續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黃敏惠市長表示,每年9月的第3個星期六是「世界清潔日」,同時也是台灣的「全國古蹟日」。響應節日,市府環保局與文化局跨局處合作,特別選在舊監宿舍群共同舉辦活動,藉由節慶提醒大家珍惜環境與文化資產,這也正呼應市府朝向「新永續出發」的施政主軸。嘉義市是全台非六都中第一個通過「永續自治條例」的縣市,不僅將永續精神融入城市治理,協助企業轉型、帶動循環商機,並建構韌性海綿城市,共創一個更具韌性與希望的嘉義市。嘉義市更讓永續不僅限於環保,而是跨局處、跨領域與跨夥伴合作,以新的思維推動城市前行。 黃敏惠市長指出,今日活動聚集40個特色攤位,帶來多元體驗與交流,選在舊監宿舍群舉辦,也展現嘉義市多年來在老屋修繕與活化上的努力。漫步在這裡,不僅能嘉義市這座建城321年的城市深厚的歷史底蘊,也希望透過本次活動結合「減廢再利用」與「古蹟保存」的理念緊密結合,激發創新能量,持續延伸出永續的價值。 黃敏惠市長進一步提到,今年台灣經歷多次天災與挑戰,無論是關稅議題、國際局勢或極端氣候,都凸顯「永續」的重要。未來市府將從人才、文化、環境與經濟等面向全面推動,並持續跨局處合作、攜手市民一同努力朝永續目標前進。特別最令人感動的是,今天看到市民老少齊聚,以實際行動支持環境保護,充分展現嘉義市強大的凝聚力與韌性。 環保局長蕭令宜指出,嘉義市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永續管理自治條例」,而「再生進行市」則是讓政策走入生活的最佳實例,這次特別邀請新美電器行的莊坤益老闆以及嘉義市社區大學的許聰敏老師協助家電的修復,與讓市民看見「修復代替丟棄」的實踐樣貌。活動力行減碳永續,全程減少紙張與塑膠使用,估計約可達100公斤減碳量。 市府文化局長謝育哲表示,響應全國古蹟日,2025嘉義市古蹟日不僅與環保局共同舉辦「再生進行市」市集,還包含走讀工作坊、多元DIY課程、傳統藝文表演、主題特展、講座,靜態展覽與互動體驗等豐富多元的活動。其中「6條城門古道走讀暨工作坊」,請來專業講師親自帶領,實地走訪城門舊址與周邊重要地景,深入認識諸羅城發展脈絡與在地文化故事;工作坊則聚焦3項主題工藝,包含具時代意義的「三合土」—以糯米汁、紅糖、水與石灰混合而成,代表先民智慧與土地情感;融合民俗信仰與生活日用的現代「香火袋」,以及結合主視覺美學的「絹印」,透過親手操作,體驗傳統工藝的文化價值與當代轉譯的創新魅力。 今日活動現場結合「修復 × 再生 × 文化」三大元素,透過二手物市集、小家電維修、木工體驗與風格音樂展演等單元,引導市民資源再利用及歷史空間再認識,用全新態度面對舊物、資源與生活。許多民眾表示,透過親眼見證電器修復過程,或親手將舊物改造成實用小物,才真正體會到「延長物品壽命」的價值。 互動遊戲區同樣成為焦點。「扭蛋轉運站」吸引大小朋友排隊體驗,持續送出扭蛋增添活動趣味;20日當天限定的環保摸彩則讓民眾以回收物或市集消費換取抽獎機會,帶動綠色行動,也讓環保觀念在生活中落實。在跨局處合作上,也結合智慧科技處的數位巡迴服務,讓民眾在活動中不僅能夠透過VR認識環境議題,還能夠體驗不同類型的數位內容,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活動現場設有永續科技互動區,提供VR體驗、小家電修復站及LINE互動遊戲,以創新科技與寓教於樂方式,提升市民對環境永續的認識與參與。(文/嘉義市府環保局、觀光新聞處)嘉義市長黃敏惠力挺在地農產品 串聯中台灣八縣市農創共好
嘉義市長黃敏惠力挺在地農產品 串聯中台灣八縣市農創共好 114.09.20. (記者張家驤/嘉義市報導)「一起嘉+遊-中台灣農創市集」今(20)日在嘉義市文化公園熱鬧登場,為期兩天的活動以「中台灣共好」為核心理念,串聯中台灣8大縣市農創品牌共同參與,展售各式特色農產與創意好物。嘉義市長黃敏惠到場與各縣市代表一同推廣優質農產品,並一一走訪各攤位,為攤商送鼓勵、攬人氣。市集人潮絡繹不絕,不僅市民熱情響應,也吸引許多外地遊客專程前來選購。 黃敏惠市長表示,「一起嘉+遊-中台灣農創市集」不僅是一個市集,更是一場跨域交流。嘉義市在丹娜絲颱風來襲時,中台灣各縣市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點滴在心頭,充滿感謝。此次中臺灣八縣市齊聚嘉義,展現各地特色農產與農創作品。可見中台灣各縣市無論是在農業、觀光、文化、教育或市政領域,彼此合作學習,朝向「共享、共好、共榮」前進的精神,攜手推動中臺灣整體發展。 黃敏惠市長特別感謝所有農民夥伴們辛勤付出,無論是農試所、學者專家,或在地農友,每一份努力都值得我們致敬。黃敏惠市長更開玩笑表示歡迎大家「用新台幣把農產品下架」,將最好的農產品帶回家,帶著最好的禮物交朋友。 黃敏惠市長在推薦中台灣農遊市集同時,也大力推廣嘉義市優質農產品。提到嘉義市致力推動農業跨域合作,今年攜手嘉市好店業者「奮起福米餅」與統一超商共同推出火龍果愛心米磚霜淇淋,結合「幸福嘉義米」與在地火龍果,開發充滿節慶氛圍的愛心造型米磚。 黃敏惠市長更預告9月底,嘉義市將與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及雲林縣合作,在統一超商推出限定特色水果餐盒-「五星水果盤」,讓嘉義市優質火龍果成為共好串聯的一環,從產地直送餐桌。同時,嘉義經典品牌「聖保羅」也首度跨界推出金馬聯名禮盒,以「幸福嘉義米」與火龍果入餡,將地方米香與糕餅文化推向金馬殿堂,展現不凡雅緻。更令人振奮的是,「幸福嘉義米」今年成功出口至日本,總量達3個貨櫃、32噸,象徵嘉義好米不僅獲得國內肯定,更昂首邁向國際舞台,成為嘉義市農業的驕傲。 建設處長呂獎慧補充指出,中台灣農創市集是嘉義的重要里程碑,體現區域共榮與在地農業創新的能量。未來,嘉義市政府將持續扮演「平台」角色,協助在地業者拓展市場、串聯資源,並鼓勵青年投入農村創生,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造更具韌性與創意的台灣農業。 今日活動開幕,特別邀請榮獲第30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獎的嘉義市創作歌手廖士賢,以原創歌曲〈嘉義〉揭開序幕,用音樂勾勒出嘉義的熱情與溫度。兩天的舞台表演也由嘉義在地青年與學子接力登場,展現青春活力與藝術能量,讓市集不僅是農產展銷的舞台,更成為文化與創意的交流平台。更多活動與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嘉義市政府建設處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ycgeab)。(文/嘉義市府建設處、觀光新聞處)三項「全國唯一」開啟數位教學新紀元!嘉義市 100%「師師有平板」打造數位教學新標竿
三項「全國唯一」開啟數位教學新紀元!嘉義市 100%「師師有平板」打造數位教學新標竿114.09.15. (記者張家驤/嘉義市報導)數位時代,嘉義市持續以數位科技為教師賦能。今(15)日,嘉義市長黃敏惠於市府主持「師師有平板計畫」啟動儀式,在教師節前夕與全市國中小校長與教師代表共同宣布,嘉義市領先全國,提供全市市立國民中小學教師,每人配備一台專屬的教學電腦,以「全國唯一100%市府專款購置平板電腦、100%全新iPad及100%教師專用」,寫下三項唯一紀錄,為嘉義市數位教學寫下新的里程碑。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以「人文第一、科技相佐、精緻創新、國際視野」為教育發展願景,務實的推動科技教育。在推動科技教育的同時,嘉義市不僅關注硬體對學生學習的幫助,更關注如何讓在教學現場第一線的老師們能透過科技輔助,在教學上能與時俱進並且更加便利。嘉義市從疫情時代「停班不停學」,對數位教學的摸索,到現今,透過不斷的討論、檢視與精進,嘉義市教師已100%完成A1、A2數位研習認證,更有61.55%的教師在短短四個月內取得AI研習認證,教師數位教學專業能力顯著提升。此外,嘉義市不僅連續兩年(112、113年)榮獲教育部「績優數位學習辦公室」最高榮譽,更在績優學校、人員、教案等四大競賽項目中實現「大滿貫」的榮耀。 黃敏惠市長也分享,在推動數位學習的過程,不僅師生展現的卓越成效是促成師師有平板計畫的關鍵,同時也要感謝嘉義市議會的全力支持,讓嘉義市成為全國唯一,100%市府專款,以總經費合計新臺幣2,618萬元採購教學用平板電腦採購1,870臺,並配發提供全市市立國中小教師每人配備一台專屬的iPad 11教學電腦的縣市。 黃敏惠市長強調,嘉義市始終堅持投注教育,相信對教育的投資「永遠沒有吃虧的」,給老師最好的工具,就是給學生最好的未來,這項政策不僅是硬體升級,更是市府對全市教師專業教學的堅定支持。 教育處長郭添財表示,「師師有平板」專案的執行工作,由育人國小團隊統籌辦理全市採購,並已於8月5日開學前順利將所有學習載具設備配送至全市27所中小學。為強化管理效能並落實數位治理,嘉義市同步建置了專屬的載具資產管理系統,透過數據管理,以圖表方式清晰呈現全市各校平板與通訊設備數量,使嘉義市政府教育處及各校得以進行分層管理、即時掌握資產現況;更具備匯入、匯出、公告發布、借用與報修管理等多重功能,大幅提升整體行政效率。在學校端介面,該系統提供快速查詢、借用及維護載具等便利功能,有助於建立完整的數位管理流程,這不僅有效便利師生使用,更強化了設備維護與服務品質,從而將嘉義市的數位治理理念深植於校園之中。」 今日受邀參與啟動儀式,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前司長李政軒、同時也是此計畫的副執行長指出,嘉義市在教育推動上始終走在前端,特別重視教師培訓,老師能善用數位資源,學生就能受益;嘉義市每校皆設有多位種子教師,透過微型社群陪伴同儕成長,讓新進教師不再單打獨鬥,而是共同前進,展現教育能量。AI時代已經到來,未來四年教師與學生的AI素養將是重點方向,期盼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共同推動教育邁向新境界。 作為教學現場第一線,嘉義市教師會感謝市府看見第一線教師的需求,特別為全市教師購置全新的專屬平板載具,而非沿用學生汰換舊機,不僅為教師教學、備課更添利器,過程中更感受到市府對教師專業的重視。 今日記者會開場,由嘉義國中陳昕瑜、程姵蓁同學以簡報方式,分享她們先前採訪國家薪傳獎得主、來自嘉義市的交趾陶大師呂勝南製作、傳承交趾陶的過程。兩位同學在台上以平板,輔以AI製作的歌曲、Q版圖畫及影片,展現數位學習成果;有教師分享教學,用平板輕薄便利,更加方便教師備課需求,也更能因地制宜上課,例如將平板的鏡頭搭載微距相機就如同顯微鏡般,過程能錄影、拍照,上課的過程更加生動,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圖文/嘉義市府觀光新聞處、嘉義市校園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嘉義市中秋愛心伴手禮開賣 力挺身障團體 黃敏惠市長感謝各界愛心響應
嘉義市中秋愛心伴手禮開賣 力挺身障團體 黃敏惠市長感謝各界愛心響應 114.09.10. (記者張家驤/嘉義市報導)2025年是嘉義市建城320+1年,嘉義市政府持續以「全齡共享 世代宜居」為願景,今(10)日於東區體育舘舉辦「中秋愛心伴手禮促銷活動記者會」,以走秀及現場設攤方式展示愛心伴手禮盒,特別集結本市腦性麻痺協會、晨光智能發展中心、再耕園咖啡庇護工場、啟智協會、嘉愛啟智發展中心共5家優先採購廠商,同時行銷再耕園保康清潔隊、清健庇護工場等2家庇護工場,並邀請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一起設攤行銷天然製作的柚香清潔劑商品。黃敏惠市長出席感謝社會各界長期的認同與肯定,購買身心障礙朋友所製作的產品,不僅是對他們努力的最大鼓勵,更讓這份伴手禮蘊含無可取代的溫暖心意。 黃敏惠市長表示,非常感謝身心障礙朋友們多年來持續用心製作中秋禮盒,並在各機構的培訓下展現專業與努力。自民國95年起,市府每逢中秋節便集結社會各界愛心,購買由身心障礙朋友製作的禮盒,至今已邁入第20年。黃敏惠市長指出,這些禮盒從食材選用、製作、包裝到行銷,每年都持續優化,不僅品質提升,也讓參與的孩子們更有自信與活力,背後凝聚了家長、老師、社團與公益團體的支持。黃敏惠市長強調,去年售出近6,000盒,創造超過350萬元的成果,今年更有望再創新高,展現善的循環。黃敏惠市長呼籲市民踴躍訂購,不僅能品嚐到美味,更能感受其中的愛與意義,讓中秋佳節更具溫暖與價值。 社會處表示,嘉義市積極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動「新永續淨零城市」,本市優採機構及團體製作的產品,不僅由營養師把關健康、專業烘焙師提升美味,更選用在地原料或天然食材,減少運送過程中的碳排量,將永續理念融入產品、服務與包裝設計。這些產品的品質不遜於市面上的品牌,不僅美味,更充滿心意,讓民眾送禮實惠,收禮更能夠感受到這份溫暖,將幸福傳遞下去。中秋愛心伴手禮112年銷售額新臺幣288萬元、去年(113)銷售總額突破新臺幣353萬元,盼今年銷售額能再獲佳績。 今年中秋愛心伴手禮促銷活動依舊響應熱烈,陳姿妏議長、福添福基金會董事長陳素月、嘉邑行善團理事長鄭秀玉、嘉邑城隍廟慈善會執行長黃鴻仁、嘉義文財殿主任委員吳憲育、嘉義市第三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黃燕龍、臺灣銀行嘉義分行經理王翠琴、聖保羅烘焙花園副理王云柔、嘉義市職業總工會、嘉義市餐飲工會、九華山地藏庵、財團法人嘉邑大天宮(五穀王廟)廟宇、團體及多位議員等貴賓,皆以行動力挺身心障礙朋友。 嘉市府誠摯邀請大家踴躍選購愛心伴手禮,透過「優先採購資訊網路平台」,或直接撥打各身心障礙機構及團體訂購專線,用行動支持嘉義市的身心障礙團體及庇護工場,讓消費同時成為愛與永續的實踐。(文/嘉義市府社會處、觀光新聞處) ◆訂購相關資訊◆ 社團法人嘉義市腦性麻痺協會 訂購專線:05-2868484、05-2855669 再耕園咖啡庇護工場 訂購專線:05-2852698轉232、239、346 財團法人嘉義市私立嘉愛啟智發展中心 訂購專線:05-2758350 財團法人雙福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附設晨光智能發展中心 訂購專線:05-2759128 社團法人嘉義市啟智協會 訂購專線:05-2783799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嘉揚小作所 訂購專線:05-2843233 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附設住宿型機構清健庇護工場 預約專線:05-2843462 05-2359630轉6115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附設再耕園保康清潔隊 預約專線:05-2852698轉235、201、121 05-2852928嘉市榮獲遠見雜誌「運動友善之都」 2025嘉義雙潭星光路跑 黃敏惠市長與4千跑者點亮雙潭夏夜
嘉市榮獲遠見雜誌「運動友善之都」 2025嘉義雙潭星光路跑 黃敏惠市長與4千跑者點亮雙潭夏夜 114.08.30. (記者張家驤/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政府積極打造城市品牌運動賽事,以擁有「嘉義之肺」美譽的蘭潭與仁義潭為主題,推動極具地方特色的「嘉義雙潭星光路跑」。活動辦理至今已邁入第四屆,除延續健康運動熱潮,今年也特別結合「諸羅建城 320+1」,向嘉義市豐厚的人文歷史致敬。嘉義市長黃敏惠今(30)日為與眾多跑友於賽前一起暖身、互相打氣,並為賽事鳴槍起跑,現場氣氛熱烈,為雙潭夏夜注入滿滿活力。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是愛運動的城市,日前2025《遠見雜誌》運動城市排行榜出爐,嘉義市不僅在總榜成績一口氣上升6名,榮登非六都第三名,成績提升幅度是全台之冠。在「全民運動」項目表現亦亮眼,總成績榮登非六都第一,獲封「運動友善之都」,公眾運動場所設施滿意度,更位居全台之冠,可以說是「最好動」的城市。 黃敏惠市長分享,市府團隊一直不斷努力,並落實「運動生活化、普及化、習慣化」等目標,也持續透過建構更好的運動場域,帶動市民朋友運動意願。另逐步提升校園運動風氣,學校運動性社團,由原本58個提升至80個,未來預計會倍數成長,從教育紮根、在基礎開始做起,打造「時刻皆可運動」的健康城市。 黃敏惠市長感謝教育部體育署「運動i臺灣2.0計畫」支持,讓嘉義雙潭星光路跑逐年茁壯,運動結合蘭潭美景,也為賽事創造特色,讓活動「一年比一年好」;全統運動用品有限公司,讓運動不僅是健康的象徵,也是帶動城市經濟與文化展現的最佳方式。隨著運動部即將於9月9日正式成立,嘉義市政府也將善用這波政策契機,進一步放大原有「愛運動DNA」,引領出更多城市活力與創意發展。 教育處表示,今年賽事組別包含13K路跑組、6.5K健康組及3.5K輕鬆健跑組,參賽者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最合適的距離挑戰,吸引超過4,000多名各類型跑友踴躍參與。現場不僅有路跑賽事,也規劃豐富多元的體驗內容,包括宣導攤位、食農教育、餐車美食、童軍樹攀與親子宇宙遊戲區等,吸引許多大小朋友熱情參與。另有精彩的開場舞蹈、魔術表演,以及賽後由饒舌歌手和炫光舞團接力演出,點亮雙潭星光夜色,展現嘉義市城市風情與活力,為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2025嘉義雙潭星光路跑」,自2022年舉辦以來廣受好評,結合嘉義市在地人文與歷史記憶,成功融合觀光旅遊與運動賽事,持續帶動全民運動風潮,是一場運動盛會,也是推動城市行銷的重要平台。期盼透過這場活動,展現嘉義市活力與魅力兼具的城市形象,讓全台更多跑友認識嘉義市、愛上嘉義市,成為夏日旅遊首選目的地。(圖文/嘉義市府教育處體育保健科、觀光新聞處)森林鐵道×品味茶香共遊城市新亮點 嘉市「這嘉最好玩」商圈雙主題遊程盛大啟航
森林鐵道×品味茶香共遊城市新亮點 嘉市「這嘉最好玩」商圈雙主題遊程盛大啟航 114.08.19. (記者張家驤/嘉義市報導)嘉義市商圈文化促進協會與嘉義諸羅街區科技發展協會今(19)日在蘭桂坊花園酒店舉辦「這嘉最好玩」商圈遊程啟動記者會,正式推出「森林鐵道文化」與「品味茶香文化」兩大主題遊程,結合商圈特色店家、文化體驗與專業導覽,讓旅客在嘉義一次感受人文底蘊與城市慢活氛圍。黃敏惠市長出席見證兩大商圈協會與雄獅、富豪旅行社簽署合作意向書,攜手將嘉義市觀光再升級,期望吸引更多國內外旅客來嘉旅行。 黃敏惠市長表示,如何讓旅客深入體驗地方特色,是城市行銷的關鍵。感謝嘉義市兩大商圈協會積極合作,成功爭取經濟部商業署全臺僅12個核定計畫中的兩項,顯示嘉義市的努力與成果。黃敏惠市長指出,此次遊程將「森林鐵道文化」與「品味茶香文化」結合,讓嘉義不僅有阿里山的鐵道故事,更展現深厚的城市魅力。這更呼應市府推動的「建城321年」的精神,將歷史、文化與商業活力融合在一起,讓城市的每一次旅程都充滿故事與溫度。黃敏惠市長強調,文化帶入旅程能讓遊程更精彩、更吸引人,期待透過商圈的跨域整合,推動城市繁榮,讓嘉義市的文化之美更加優雅動人。黃敏惠市長誠摯邀請國內外朋友來,來嘉義,讓我們故鄉用新款代你。 嘉義市商圈文化促進協會劉慶宗理事長表示,感謝市府團隊與經濟部商業署的支持,此次整合雄獅旅行社、富豪旅行社以及木工職人、導覽老師和茶席講師等資源,推動以在地特色為核心的遊程設計,讓旅客能透過導覽、木工DIY與茶席體驗深入在地,更展現嘉義獨特的文化底蘊。劉慶宗理事長指出,這樣的遊程獲得旅行社熱烈迴響,雄獅與富豪旅行社均承諾將導入國內外觀光客,帶動嘉義市的旅遊能量。劉慶宗理事長強調,透過茶文化與「木都」特色的結合,未來協會將持續結合更多特色業者與創新遊程吸引更多旅客,讓全世界認識嘉義的魅力。 嘉義諸羅街區科技發展協會也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主題遊程內容,結合在地文化與商圈經濟,打造嘉義成為兼具文化深度與旅遊魅力的觀光城市品牌。 活動中,兩大商圈協會與雄獅旅行社及富豪旅行社簽署合作意向書,象徵跨界整合正式啟動;並由導覽老師、木工職人及茶席講師現場介紹遊程亮點,讓與會來賓率先體驗嘉義的手作魅力與茶香韻味。貴賓與媒體更在洪若虛大師的古琴樂聲中齊聚茶席,在氤氳茶香中感受嘉義市獨有的慢活之美。(文/嘉義市府建設處、觀光新聞處、嘉義市商圈文化促進協會)